山西科技新闻网 > 文旅 > 正文

丽江石头城 纳西世居地

2021-06-16 有旅游看天下

石头城立城近千年,除了1253年秋迎降南征的蒙古大军外,再也没有任何外族军队踏进城内一步。

作为石头城址的这块巨岩,三面都是绝壁深谷,唯有西南方向的一条羊肠险道外通。因为有天设之险,所以石头城没有令人望而却步的高峻城墙,但为了保险,还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。

微信图片_20210528170909.jpg

城南的绝壁边沿,建有厚约0.5米、高2米夯土城墙,墙上开有瞭望窗;城东临金沙江,地势稍缓,因此用岩石砌成长近400米、高3米的城墙,并开设了一座当地人称的东城门;城西下临深渊,筑有用独木桥相连烽火台和炮台,监视并守护下方那条进城的要道和西城门;在城中,还曾经筑有一座三层炮楼,以便掌控全局。

让他们记忆犹新的是1949年一大股中甸的劫匪到此烧杀抢掠。那时,烽火台上烽烟升起,石头城周边的山民便纷纷躲到城里。在紧闭的西城门下,荷枪实弹的劫匪被烽火台上甩下来的石头砸死,被箭射死,无可奈何之下,只好将城外山民的家园捣毁后退去。

现在石头城有住户108家,全为纳西族。石头城居民引以为自豪的是,这一处弹丸之地,在历史上还曾经是州府驻地。

据查,宝山石头城在元代至元十四年(1277年)设为县,至元十六年(1279年)升为州,管辖今丽江市的大具、大东、宝山、鸣音、奉科等乡镇以及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白地、哈巴、东坝等地,是元代丽江路宣抚司所辖的7个州之一,是纳西古王国的历史重镇。

正因为有这样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,小小石头城的建筑交通布局仍十分严谨。其三横五纵的街巷设置,使整座城交通畅达。城内民居基本上是就岩随势而筑,青瓦坡顶两层木结构楼,穿斗式梁架,垒土坯为墙,设有外廊和骑楼。

微信图片_20210528170914.jpg

在城内走街串巷。在狭窄的巷道里,不时与赶马的纳西族妇女擦肩而过。这种时候,她们总是十分友善地将马匹拽开,笑眯眯地为我让道。

随意走进一些院落,都能看到用石头加工的生产用具和生活家什,令人有穿越时空之感。尤其是家庭用具,大多是利用固有岩石掏凿而成:房屋里凿石为桌凳,厨房中凿石为灶,庭院内凿石为水缸,甚至还将房中巨石俢凿成睡床。除了这些较大的用具不可移动外,一些用石头雕凿的石壶、石臼等小物件可随意搬动。

纳西族先民利用自然条件,适应自然环境,从而达到了与自然界和谐交融的境界。人类能够从远古走到今天,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智慧。

在客栈的观景饭厅,我一边欣赏着峡谷里暮色中的金沙江,一边享用着地方风味浓郁的晚餐。

一大盘用滇西北闻名的“宝山猪”猪肉自制的火腿,色如玫瑰、香咸略甜、入口化渣;一大碗石头城周边高山上采撷的野生菌炒猪里脊,唇齿留香、山味十足;一大盆自种的时令蔬菜汤,散发着原野的芬芳。

微信图片_20210528170919.jpg

所饮之酒,直接拧开柴灶上蒸酒竹笼的龙头放出来,转身便送到桌上。这是最纯正的粮食酒,柔和爽口、回味绵长。主食是纳西粑粑,其做法类似20世纪60年代四川人爱做的软面饼。但石头城的纳西粑粑是小麦粉掺和糯米粉的,嚼在嘴里韧劲足、口感更好。

石头城的饮食固然是典型的纳西族味道,但有一道“豆腐炒肉”的菜肴,却是独有的。这道菜肴源于南宋末年。当年忽必烈率蒙军在宝山石头城至奉科的金沙江段革囊渡江后,当地纳西首领麦良在石头城大摆宴席迎接蒙军。由于当时食物匮乏,肉食更为紧缺,为使菜肴看起来更丰盛,麦良命人在炒肉中加一些豆腐,配上葱头、蒜苗合炒。蒙军将士吃罢,无不叫好,于是这道菜便在石头城流传至今,成为佳节吉日的必吃之菜。

说到吃,自然离不开猪。在石头城有一个世所罕见的节日,这便是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的杀猪祭祖的节日。

在这一天,全城村民同时杀猪,家家户户欢乐得像过春节一样,外出的游子也尽可能赶回故乡,拜祭祖先。近几年虽然有一些变化,不一定全城统一杀猪,但节日这天的热闹气氛还是堪比春节的。

当然,石头城村民所养的猪是原生态的。当我清晨漫步于城外的田畴,不时可见身背满背兜猪草的妇女。畅谈中她们告诉我,石头城的猪是以猪草、南瓜、玉米、蚕豆叶为饲料的,由于肉质好,在外打工的儿女回来,要带好多回打工地慢慢吃哩!

与石头城妇女交谈时,也留意了她们的服饰。她们大都着纳西民族传统服装,用一块长条形黑布绕裹包头,身后披上一块披肩。这披肩既可保暖,还作背东西时的铺垫,上面所绣图案是纳西东巴文化里的青蛙神。因青蛙的生殖能力旺盛,石头城妇女青蛙附身,具有祈求人丁兴旺的寓意。

交谈之余,得知而纳西族的另一有趣的民俗节日便是三多节,它是包括石头城在内的整个民族的节日。这个节日分为前三多和后三多,为纳西人祭祀三朵神的传统节日。当地人告诉我,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的前三多这天,石头城的居民背上铜锅,带上自家的食材,齐聚城下的金沙江边野炊。其间,人们不受传统礼节的束缚,随性起舞,潇洒打跳,放声高歌。

微信图片_20210528170923.jpg

对姑娘们来讲,这一天的重头戏是吃完饭之后用鸡蛋洗脸。这一习俗源于多年前,那时由于贫穷买不起护肤品,于是用蛋清洗脸以滋润皮肤、祛除秽气,让皮肤像蛋壳一样干净光滑。

大概是因为山高水长、交通不便,基本生活物资自制自足的情况在石头城普遍存在。随意走进一户村民家,便可闻到淡淡的酒香。如果你表示出感兴趣,淳朴好客的房主人会把你迎进厨房,然后揭开灶台上的一个大蒸笼,展示里面的小麦、玉米、高粱等五谷杂粮。

在石头城,几乎家家都是一个小小的酒作坊。这些自产酒一部分自家饮用,一部分用骡马驮往周边乡场售卖。一问价格,大多仅15元左右一斤。

据了解,石头城围坡筑阶造田,始于在隋末唐初。人们从峡底江岸层层修筑,直达距江面千米的高坡。本来乱石嶙峋、遍布荆棘的荒坡,变成了石头城粮食自给自足的良田。纳西人顽强的生命力,由此可见一斑。

宝山石头城,一座真正的天险之城。在这座纳西族的千年古堡里,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共存,千百年来的原始风貌依旧,不愧为生机勃勃的民俗博物馆。

责任编辑:董咚


热点新闻